河南出土6000年前古墓,墓内藏“中华第一龙”,专家:古代真有龙
“龙年抢不到龙墩墩,6400年前的真龙却躺在濮阳,还自带GPS。” 1987年,濮阳西水坡,村民打井打出1.78米蚌壳巨龙,直接把中国龙史从商周拽回仰韶,比甲骨文喊“龙”还早两千岁。一句话:这不是陪葬,是官宣——“我们老早就是龙的传人”。
“龙年抢不到龙墩墩,6400年前的真龙却躺在濮阳,还自带GPS。” 1987年,濮阳西水坡,村民打井打出1.78米蚌壳巨龙,直接把中国龙史从商周拽回仰韶,比甲骨文喊“龙”还早两千岁。一句话:这不是陪葬,是官宣——“我们老早就是龙的传人”。
近日,辽宁大连大剧院内座无虚席。当舞台灯光渐亮,红山文化玉猪龙的形象在光影中浮现,情境剧《古色·国宝辽宁》正式拉开帷幕。随着剧情推进,《簪花仕女图》中的仕女款款而行,辽三彩的釉色在舞台流转,17件辽宁省博物馆馆藏国宝借助科技力量跨越时空,让现场观众真切触摸到历
提到博物馆,你或许逛过故宫的红墙黄瓦,见过陕历博的唐三彩,但你知道“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”在哪吗?答案藏在沈阳的沈水之畔——辽宁省博物馆。从1949年开馆至今,它像一位揣着千万珍宝的“时光守护者”:怀里藏着6500年前的红山玉猪龙,能让你看文物“跳”上舞台演剧,
我们今天聊的是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,一座5000年前的古墓震惊考古界:墓主人身边用蚌壳摆成龙虎图案,左手握着一件蜷曲如C形的玉器——这不是普通的陪葬品,而是红山文化的玉猪龙,巫觋沟通天地的法器。别再把巫觋当成“装神弄鬼的神棍”了!在甲骨文和考古发现中,他们是上古
此次推出的表情包以更加丰富、生动的数字文创形式,展现地震工作者的日常风貌,传播防震减灾理念。
近日,“陶石辉映文明曙光——张家口新石器时代考古成果展”在张家口市博物馆拉开帷幕。70余件珍贵文物宛如时光使者,引领我们穿越回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时代,探寻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脉络。
情境剧《古色·国宝辽宁》是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,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统筹策划,辽宁歌舞团(辽宁民族乐团)与辽宁省博物馆联合出品。 该剧讲述的是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逛展人“墨轩”在玉猪龙的带领下,体验一个个“活”起来的文物及文物背后的故事,通过“小
从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阐释到隆福寺的文化科技融合,从前门沉浸式文化场景营造到王府井高品质消费升级,再到展示东城金融业地区生产总值占比、税收贡献“双第一”的硬实力……9月10日,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开幕,东城区亮相文旅服务专题展与金融服务